第三十五章 愚者千虑-《红楼:我是贾琏》
第(3/3)页
最后回到了货币,也就是小册子强调了,用朝廷的法令来明确铸币权,把失去的铸币税夺回来。这会还有一句很要命的话“损官绅而肥朝廷必定激起上下一致的反对”。
张廷恩的心脏都快跳出来了,心里暗暗的打骂:孙子,你是真敢写啊。
总算看完之后,浑身抖入筛糠的张廷恩,哆哆嗦嗦的把小册子放回书桌上,掏出帕子不停的擦汗,咬牙道:“陛下,臣以为必须铸银币并以律法明确铸币权的唯一性,此句大善。然欲实施,需循序渐进。”
明知道是谁写的,张廷恩还不敢点名,这不是忠顺王也在场么?
比起张廷恩的就事论事,忠顺王开口的角度比较聪明:“陛下,国事繁重,需爱惜身体。”
承辉帝此刻的内心没有昨夜拿到小册子时那么激动了,昨夜看小册子的时候,一晚上没睡好,这会眼圈还是黑的。不过忠顺王的话承辉帝就当是耳边风了,拍马屁也是要分场合的。昨夜每每想到这近百年来,朝廷的钱被官绅上下其手,不知道贪走了多少,承辉帝的心脏病都快发作了。承辉帝很主观的认为,官绅们肯定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为什么这么想呢?这么大的事情,哪能轮到一个十四岁的小孩子来发现呢?结论自然是官绅们上下一致,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蒙蔽圣听。你说承辉帝气不气?难怪太祖时期火耗归公,太上皇登基后取消了。取消的原因很简单,太祖乃猝死,太上皇仓促登基,皇位不稳。
昨夜特意翻阅了起居注,找到当初的记录,“朝野一致称颂”,在是对废除火耗归功的记录。字数不多,事情很大。嗯,贾琏这小子很聪明,不能重提火耗归公,那就换个法子,铸银币的同时,严禁民间私铸银币,违者以谋反论处。
不过这小子还是嫩了点,没把官员在损失了一大笔收入后的反抗情绪考虑清楚,这是一个巨大的漏洞。承辉帝在小册子上补充了一点,【可新增名目补偿各级官员为养廉。】
这句话的意思,穷谁都不能穷当官的。承辉帝很清楚,如果官员太穷,就会去贪。至于地方士绅的损失,承辉帝并不在意,铸币的本身就是为了夺回属于朝廷的利益。地方如有反弹,可令官员弹压。
“陛下,此事需缓行,待京营稳定方可推出。”张廷恩一句话,把另外一个漏洞堵上了。
贾琏不知道这些漏洞么?当然知道了。这就是他的经验之谈了,上级领导没想到的事情你想到了,并且拿出了解决办法,这是好事么?这肯定不是好事啊。你得让上级领导看到,你的思路是对的,但很多地方考虑不周,存在着很多执行上的严重后果。
通俗的讲,人在官场,身为下级,你绝对不能表现的比上级更能干。放在大周朝,皇帝必须是最睿智最正确的。作为臣子,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嘛。
不是陛下不圣明,而是下面的奸臣蒙蔽圣听,闭塞上下信息沟通。所以,作为臣子的贾琏,因为陛下的圣明,才有机会汇报这么一点点的事情。圣明的陛下,见一叶落而知秋至,敏锐的发现了臣子贾琏在汇报中存在的诸多不足。
所以说,昨夜承辉帝的心情就是过山车,在发现贾琏的小册子中存在巨大的漏洞后,心情是非常欣慰的。总归是个孩子,再怎么妖孽,那也有很多的经验上的不足。
舒服了,不然昨晚上就别想睡了。
忠顺王敏锐的又抓住了一个拍马屁的机会:“张大人所言有礼,然则陛下早有圣断,以京营换边军,一则避免了藩镇之祸,二则解京营尾大不掉之困。”
张廷恩听了不免心头恼火,这还要你说,不就是拍马屁么?论这个读书人是祖宗啊!
“京营平叛之余,顺势清理边地豪强,可保边镇十年不出藩镇。边军挟军功充京营,新旧勋贵利益不可调和,朝廷居中平衡。陛下运筹帷幄,内外稳定,此陛下之所以圣明也。”
承辉帝努力的想矜持,却把后槽牙露出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