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章邯之计-《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第(2/3)页

    对此,章邯深吸了一口气道:“天下目前的局势,大家心中应该都有自己的考量。

    彭城就在眼前,回兵去救邯郸郡与河内郡,那完全是舍本逐末,在战略上是极度愚蠢的选择。

    而且我们若有离开的意图,恐怕泗水郡内的楚军会咬住不放,让我们陷入更加尴尬的境地。”

    不过实际上秦军真要有撤走的意向,宋义和熊心他们两人得弹冠相庆。

    至于追击?

    他们有自知之明。哼,那定会是有去无回。

    当然,章邯肯定是要按照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情况来进行判断,不能掉以轻心。

    顿了一顿,他沉声继续说:“但关中与我们之间的通道就像脆弱的咽喉,而两处的楚军便如同卡在喉咙中的鱼刺,让我军难受至极,所以必须将他们给清除掉。

    但我们回兵并非上策,相较而言,应当是让关中出兵。”

    众将听完这话,大惑不解。

    之前章邯是已经进行过分析。

    关中的秦军主力需要驻守函谷关与武关,抽调不开。如果只是派少量军队前去围剿邯郸的逆贼,那只是送人头罢了,完全不起效果。

    章邯微微闭眼道:“我的意思并非是让陛下派遣关中的精锐前去围剿逆贼。

    据我所知,骊山有近三十万刑徒以及奴隶之子,如果赦免这些人,告诉他们能用战功抵消罪过,那么他们一定会同意披甲出战。”

    历朝历代的将领在征兵时,绝对是优先选择良家子。

    良家子获取功勋的欲望强烈,行军时纪律性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投降叛逃。

    至于狱中的刑徒,几乎不在将领征兵的考虑范围,其中原因复杂,最为关键的点在于刑徒前往战场后,纪律性很低,不听指挥,甚至有可能战争进行一半,他们便自乱阵脚。

    看着屋内骇然的诸将,章邯无奈地揉了揉眉心。

    自己不循规蹈矩的想法,果然是很难被大众理解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