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扶贫攻坚任重道远-《乱入2006》
第(2/3)页
“是的,咱们这里土壤环境好,平均亩产值能有5000斤左右,最高单产甚至能高达13000斤。”说到这里村长脸上的得意之色难掩,但很快却被一副愁容替代,“可惜,产量高归产量高,但是因为运送困难,果园里的大部分果子卖不出好价钱。甚至有时候好好的果子因为卖不出去,只能眼睁睁地看它烂在地里。”
说着村长悲痛地叹了一口气,“销售渠道匮乏,对外运输困难,青壮劳力流失……这三个难题就像三座大山一样横亘在我们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让我们动弹不得。其实不仅仅是咱们李家村,实际上这三个问题即便是在水口乡,乃至在双溪县县里都是存在已久了。”
“王省长,其实我们这边也不是没有出过老板,人家也有心回来建设家乡。”村长收拾了下情绪,继续说道,“可是交通环境太差了,再加上没有政策扶持。他们即便是回来了,也呆不久,很快又跑出去了。之前投的钱也打了水漂,久而久之,也就再也没有人回来了。”
实际上有个问题村长还没有说,那就是乡里县里的那些“土霸王”,仗着自己各种关系背景,吃拿卡要,甚至有些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也有样学样,导致小微民营企业根本无法生存。
其实这种事情几十年来屡见不鲜,尤其是那些山沟沟里的地方。越是穷乡僻壤,越是营商环境差。
营商环境越差,经济就越穷。
如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
另一边,正在李洲坳考察墓葬破坏程度的几个双溪县文物局的“老头子”正聚在一起开小会。
“老刘啊,这墓了不得啊,怕不是得是先秦时期的。”
“谁说不是呢,老张头,按地域来看,这块当年应该属于徐国吧?这是徐国贵族的墓葬,还是说这里出过哪位诸侯王?”
“这个可不好说啊,得发掘出来看看有什么文字记载或者文物才能比对分析啊。”被称作“老张头”的文物局老工作人员说道,“不过现在看起来墓室还算完整,盗洞也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似乎没有保护性挖掘和抢救性发掘的必要吧?”
“是啊。”“老刘”也叹了口气,他其实心里一直痒痒,想要发掘出来揭秘。
毕竟对于华夏来说,先秦时期尤其是夏商西周很大一段历史都是众说纷纭,甚至有着不少空白。
这一切也是因为史料和文物的缺乏,缺少实质性的认定材料。
尽管“老刘”再心痒难耐,可惜规定终究是规定。
国家毕竟也是出于为后世子孙留点东西的考虑,像这种古墓,一般都是能不发掘就不发掘。
“两位省长不是下来了吗?他们总不至于是来观光的吧?咱们双溪县可是实实在在的国家重点贫困县,总不能白来一趟吧?”“老张头”忽然眼睛一转说道。
都是体制里混了大半辈子的人了,“老张头”的言外之意“老刘头”如何能不知,他眼睛一亮,问道,“你是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