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七章:皇甫无逸-《唐朝最佳闲王》
第(2/3)页
这么做一般有两种人,一种是一根筋,整个心都扑在工作上,另一种是做出来给人看的。
从皇甫无逸在蜀地的表现来看,他很有可能是第一种人,因为李靖的奏疏早就送上来了,蜀地的真实情况如何,暗卫,御史,再加上李靖,三个渠道已经证实了皇甫无逸的确是个人才。
“臣知陛下的不易,知裴公的不易,请陛下恕罪,臣未先来拜见陛下!”皇甫无逸一副老老实实,矜矜业业的样子。
说话什么的给人一种很踏实,很现实的感觉,一点也不像自己那个舅舅,一张嘴就能感觉到一股子浮夸的感觉。
“家国天下!朕可不想做那个被万人唾骂的君主。”虽然很高兴,但也有些无语,继续道:“卿一路从蜀地赶来,必定辛苦至极,家中亲人也必定日夜难眠,卿还是先回家与亲人团聚一番,再来办公吧。”
家,国,在这个时代,家永远是排在第一的,国家也只能在家的后面。
这个时代也有国家的荣誉感,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在家完好无损的情况下,宗族观念,在古代是个鼎盛的时期,便是到了后代,这种观念也依旧存在。
李元吉不可能去改变什么,也没有能力去改变。
“臣不敢懈怠,家眷皆在长安,日日皆可相见,然户部不可一日无主,如今天下瞩目,万民所待,臣又岂能因为家事而拖累了国事?恳请陛下允许臣明日便到户部,臣虽不敢保证可以做到最好,但却会矜矜业业,尽快的捋顺户部。”皇甫无逸满脸的凝重,在前任病死在户部尚书这个职位上这个例子面前,自己这点苦累又算得了什么?
裴矩给自己做了个示范,同时也警告了其他人。
且皇甫无逸本就不是那种为了家可以抛弃一切的人,想当初就为了不肯造反,便丢下老母独自南下。
投唐之后,在毫无归期的情况下,又不肯带着老母以及妻儿一同前往蜀地,而是将他们留在长安。
在皇甫无逸的心中,国是排在第一位的。
“有卿相助,朕何愁无人?”一番话下来,对于皇甫无逸的印象更好了些。
当领导的,怎么可能会不喜欢这种不问世事,就是埋头苦干的下属?只要这位下属不自己作死的去得罪领导,他永远都不会缺乏机会,每一位领导的手下,都需要一个,或者无数个这样真正埋头苦干的人才,出谋划策,一两个人就够了。
一年多的时间,李元吉不敢说自己做的多好,但凭借着身份的天然优势,如今所取得的成就早已超越李世民不知道多少倍。
如今民间对于自己,也更是一个个的竖起大拇指,就凭着度过两年的灾害这一件事情,就值得他们对皇帝的感恩。
如果是李世民在这个位置上,做出了同样的举措,那么所获得的收获,也绝不会跟自己一样。
因为直到后来,李元吉才真正的了解到。
其实李世民是不得人心的,百姓们真正拥戴的,还是太子李建成,对于李世民那个杀兄囚父逼弟的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感,而在这一时期,很多百姓都倾向于太上皇李渊复辟,或者齐王李元吉推翻李世民。
让一个如此心狠手辣的人当皇帝,没人知道未来将会是怎么样的。
虽然李元吉并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但这个时候已经没人了。
为了能够快速的,全面的控制整个局势,自己做出的不仅仅只是对百姓的政策调整。
在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在外官员的家属,李元吉也是表示出了足够的关心,缺粮的时候给粮,虽然数量不多,但也不至于让他们到大街上去跟普通百姓排队领粥,不缺粮的时候就每三个月给一笔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每次只有三百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