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惊天消息-《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2/3)页

    “陛下。”

    亦失哈小心翼翼地走到了朱棣的身边。

    朱棣手中则端着刚刚送入宫来的商报,正看得出神。

    “何事?”朱棣倒是听到了亦失哈的话,一面看着商报,眼睛也没有抬一抬,只轻描澹写地问。

    亦失哈道:“礼部尚书刘观,今日染疾,没有当值,告了病。”

    朱棣只脸色澹澹地颔首道:“知道了。”

    亦失哈便退到了一边,默不做声。

    朱棣却是突然道:“倭国的新政,这样的厉害?”

    “啊……”

    朱棣瞥了亦失哈一眼,道:“这倒令朕没有想到。”

    亦失哈一时间没品出朱棣的意思,于是道:“陛下的意思是……”

    朱棣道:“这些时日,朕看各处报纸,都有不少事关倭国新政的情况,据闻极好,甚至还有大超我大明的趋势,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亦失哈便坦然地道:“这……奴婢也有耳闻。”

    朱棣失笑道:“你一奴婢,也关心这个?”

    亦失哈解释道:“现在各大商行,有不少,都发行各种散股,供人投资,等挣了银子,便落地分红。正因如此,现在不少军民百姓,都极关心这个,从前大家关注的,都是一些奇闻轶事,现在反而街头巷尾,都在议论买卖的事。这倭国新近倒是热门的很,因而……有不少大商行,纷纷涌入,据闻确实回报惊人,所以……议论的很厉害。奴婢……自然而然,也听到了一些传闻。”

    朱棣露出了几分兴致,道:“是吗,还有这样的事?这样说来,朕不少的臣子,只怕也从这贸易之中,挣了不少吧?”

    朱棣可不是傻子,有些事,他也清楚得很,但凡只要挣银子的事,百官可都闻着味就似鲨鱼见了血一样。

    别看平日里朱棣都将银子挂在嘴边,可论起来,谁不是如此呢?

    亦失哈尴尬笑道:“据奴婢所知,确实不少大臣购置了一些散股。听闻在倭国,都挣了。”

    朱棣突然恍然大悟地道:“这就难怪了,难怪这商报,如此大肆的颂扬,哎……他们啊……贪图这些小利,却殊不知,可能将来这些成为我大明的腹心之患。去岁的时候,你这奴婢倒是对朕有过提醒,教朕出手阻止此事,朕有所顾虑,现如今,倒是有些后悔不及了,这么多的贤才,统统都落入倭人之手,而这倭人……”

    朱棣说到这里,拧紧了眉,摇摇头,便没有继续说下去。

    亦失哈看朱棣愁眉苦脸起来,便道:“这事……奴婢也听闻,东南沿岸,不少的军民百姓,对于宋王殿下也颇有非议,还有几个出身宁波的大臣,成日弹劾宋王殿下,说……说……”

    “说张卿家通倭,是吗?”朱棣抬眸看他道。

    亦失哈不敢继续说下去了。

    朱棣抿了抿唇,显出几分不悦,便道:“张安世哪里有通倭的胆子?这家伙不过是犯了湖涂罢了,他要有胆子通倭倒也好,朕正嫌他胆小如鼠呢!堂堂男儿大丈夫,獐头鼠目的,做什么事都鬼鬼祟祟。”

    亦失哈:“……”

    好吧,这话题不是他适合掺合的。

    朱棣随即道:“只是任这样的下去,也不是办法,若是朝廷不给张卿家定性,只怕这些御史,还继续闹下去,真可能……将这通倭坐实了。”

    他皱眉想了想,便道:“你待会儿,去东宫一趟,和太子说,就说……给张安世一个申饬吧。”

    亦失哈明白朱棣的意思,这等事,朝廷不给一个说法,那么各种非议就会甚嚣尘上,反而朝廷给一个处分,算是有了一个交代。

    一旦定性,若是继续还有人拿通倭来做文章,那便属实是不识相了。

    亦失哈再一次确认了张安世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没有妒忌,羡慕倒是有点的。

    羡慕也就是纯粹羡慕,亦失哈没有再多想,便立即道:“奴婢遵旨。”

    …………

    朱高炽得了口谕,脸色也微微有些不好看。

    却只好强打精神,勉强笑着应对亦失哈。

    亦失哈道:“此事,殿下可要着紧,陛下还说,陛下并非想要干涉太子,只是……事情紧迫,所以,此番就算是陛下做一回主了。”

    亦失哈对朱高炽尤其的恭敬。

    而朱高炽道:“父皇的心意,本宫自然知晓,只是……算起来,当初召倭人和朝鲜国使节入京,是本宫的诏令,此后,举荐大贤给了他们,也是本宫默许。现如今,出了事,申饬张卿,这却不妥。公公,本宫还是亲自去向父皇请罪吧。”

    亦失哈哪里敢阻止,忙笑着道:“这再好不过。”

    亦失哈笑着答应,心里却不免对张安世羡慕又浓了几分。这太子……是真的一丁点的委屈,也不肯教那张安世承受啊。

    这样看来,陛下更像是严父,虽也对张安世青睐,却偶也会狠狠教训一下。太子殿下却像慈母,处处袒护,务求周全。

    不多时,朱高炽便入了文楼,拜下,叩首道:“儿臣特来请罪。”

    朱棣抬眸看着朱高炽道:“是为了张安世的事?”

    朱高炽道:“正是。”

    朱棣沉眉道:“怎的你来请罪了?”

    朱高炽道:“儿臣惭愧,此事……确实是因儿臣而起。陛下的几个龙孙,除了瞻基之外,儿臣一直希望,能够护他们的周全,将来分封到了海外,最好……妥善一些。因而,便命……”

    这前因后果也算是老老实实交代了。

    朱棣骤然之间,其实已经明白了,于是道:“所以主意打到了朝鲜国和倭人的头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