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很显然,经过顾辙初步的二分法用计筛选后,他已经可以大致判断出:自己手下那些博士里面,被海昌买通嫌疑最大的,就是魏一平了。 毕竟,顾辙之前给沈明博、金灿、李怡然他们分配新的科研任务部署时,都没有观测到海昌方面的特殊反应。 但是通知给魏一平的那部分, 很快引起了对手的动作——虽然这个动作只是局限于人才招聘阶段,海昌开始招一些原先光学材料公司绝对不会用到的领域的技术人才,但这也够顾辙有三四成把握确定真相了。 心中有数到这一步后,顾辙也没有立刻打草惊蛇。 他是2月10日前后,开始这个筛查布局的,因为魏一平等人是第二轮被试探的, 试探后还要留一周多时间观察海昌反应。 所以确定到这一步时, 已经是2月10日之后三周,时间已经来到了3月初。 顾辙这边,二相法聚酯反应的材料筛选研发,已经进行了大约三分之二的进度,明远国际那边的pva/plga复合材料研发的第一阶段,也已经进行过半。 但顾辙很清楚,现在就收网,一方面是容易打草惊蛇,也依然有误伤无辜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竞争对手刚刚在这条歧途上开始试探,立刻就打断对方,那对手的损失不就及时止损了么? 既然如此,何不放水养鱼,纵容对手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好进一步搜集证据、对比监控。 别警告他们悬崖勒马, 就放任他们到了勿谓言之不预也的程度, 再雷霆重手收拾。 当然,下定这个决心很容易, 但是真要实施, 就很难了。 因为顾辙很快发现, 要把局做下去,非常考验他的演技—— 比如,他下一步研发二相法聚酯镜片材料,真正的意图是用紫外线催化法加激光脱模,但他放出的烟雾弹,是往反方向误导的,误导人用“高能微波”催化。 (注:这里稍微说一句常识,以防完全不学物理、化学的书友看不懂。众所周知大约300多纳米到接近800纳米之间波长的电磁波,都是可见光。 比可见光波长最短的紫光还短的,那就是紫外线,再往下有伽马射线这些。而比可见光波长最长的红光还长的,就是红外线,比红外线波长更长有微波、其他通讯用无线电波等等。 在二相法聚酯材料研发上,顾辙实际上要用的技术方向,是往短波长的紫外线方向上加催化,但他故意放出的烟雾弹,是往比红外线还长的高能微波方向误导,所以是一种“南辕北辙”。 真有竞争对手信了他的烟雾弹,只会越信越掉坑里,所以顾辙的计策是非常歹毒的。但是不稍微科普一点物理常识,又怕有些人看不懂顾辙的歹毒之处。) 如果顾辙打算虚晃一枪、立刻收网,那他就不需要后续的真实演技。 但是现在,顾辙想要“放长线钓大鱼”,继续演下去,那他肯定得实打实地采购一些用到高能微波辐射的实验仪器设备、做相关的科研部署。 否则光说不练,一直让属下看这方面的论文,时间久了就穿帮了。 虽然顾辙确实可以做“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事情,为了把海昌带沟里、让海昌付出惨重代价,自己也真的略作牺牲、买一些自己实际上用不到的科研设备来演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