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原来稻谷还要去壳-《我真不是大唐头号反王》


    第(3/3)页

    也罢,继续躺平。

    十五万斤稻谷,去掉壳,也有那么十万斤大米。

    基本上吃米饭是没有问题了。一顿吃五碗都行。

    然后,问题来了。

    随身农场收获的是稻谷。是有壳的。

    想要将其变成大米,还要晒干,还要躯壳。也就是俗称的碾米。

    晒干倒是没有问题。随身农场就能做到。但是没有碾米的功能。

    换言之,就是自己想要吃大米的话,还得自己去壳。

    怎么去壳?

    没有后世的碾米机哦。

    要么是送到敦煌城里面去,那边可能有办法碾米。

    只是可能。说不定连城内都没办法碾米。

    毕竟,这里是西域,没有水稻出产的。所以,当然也没有人碾米。也没有相应的碾米的机器。

    怎么办?

    稻谷都到手了,大米却搞不定?

    难道是要自己一颗一颗的掰开?

    石乐志……

    然后又想到了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

    小麦需要打粉。

    小麦不但是需要去壳,还需要打粉。

    否则,一颗一颗的小麦,似乎是不太好吃的。相对来说,稻谷反而节省了一个步骤。

    皱眉。

    思考。

    终于想起要怎么帮稻米去壳。

    那就是舂。

    印象里,是用一根木杆,反复的鼓捣一个锅状的东西,将里面的稻谷捣碎。将壳和米分离。

    他有这样的工具吗?

    没有。

    能买到吗?估计买不到。

    这种东西,是不可能有现货的。尤其是在大唐西域。

    怎么办?

    自己做?

    没有木头。沙州几乎没有树木的。

    只有石头、沙子、又以花岗岩、石灰岩居多。花岗凿开,岩倒是可以做那么装稻谷的“锅”。

    哦,想起来了,那个石头“锅”有个专业名词,叫做石臼。

    是用整块的花岗岩一点点凿出来的。

    问题是,就算是他现在去弄花岗岩,也已经是来不及了。

    何况,凿那么一个石臼,没有十天八天绝对不可能完成。甚至有可能是需要半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

    至于更加先进的水力磨坊之类的,只能是想想。

    何况,水力磨坊也是需要大量的石臼的。还需要大量的杠杆。还需要充分的水力。

    然而,除了花岗岩,他现在是什么都没有。

    最终找到了工具。

    捣药罐。

    从中原带来的。

    就在厨房角落。

    急忙扒拉出来。

    洗干净,擦干。

    既然可以捣药,肯定也可以舂米。

    得,就将稻谷放到捣药罐里面,然后用拿起药杵奋勇的鼓捣起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