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又是一个春天-《重回80当大佬》
第(3/3)页
方脸胖子:“我叫王东,市电子管厂的,一个小科长啦,也是来打前站看看汉乐的显示器厂,这儿机会好不好,要是行的话,能安置一些富余的人员也好。
老弟你可能不知道,市电子管厂这些年可难呢,名义上跟松下合资了座彩管厂,结果我们什么话语权也没有,曰本人倒是赚了钱,但是他们不怎么分红啊,每年的盈余大部分都投入扩大再生产。
咱这儿却是人浮于事,万人大厂,一个月20几万块的物价补贴都发不出来,不给弟兄们找出路,什么时候是个头哦。”
看起来这个名叫王东的方脸胖子还是个话痨,或者也可能只是心里苦憋久了,在异乡遇到个情境相似、也算半个同行,就忍不住吐槽世道。
两人口中提到的“市电子管厂”、“市有色金属研究院”,自然都是站在京城老炮儿的话术立场上的。
外地人可能不知道这些厂子和院所的牛逼,但事实上这些曾经都是牛逼的重点单位。
就说王东供职的市电子管厂,也就是“京城电子管厂”,那是1953年,史泰林同志都还活着的时候,露西亚人援建的156重大工业项目之一,在中国绝对算是老资格了。
当时距离全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尼阿克”诞生也才4年,电子管是计算机的唯一载体,所以京城电子管厂是按照“中国计算机工业的基础”来规划的,标准非常高,花了1亿零300万人民币的投资预算——别看钱不多,那可是1953年的1个多亿。
只不过,后来电子管、真空管早已被整合电路取代,计划经济了快40年,京城电子管厂也陷入了危机。原本想搞发挥电子管老本行的优势,做彩电显像管,可是跟曰本松下合资之后,中方完全没有话语权。历史上要不是几年后改制成了BOE(京东方),这个厂子说不定就要彻底跨了。
至于“京城有色金属研究院”,那也是了不得的材料学领域大牛单位,国内最好的金属盐蓄电池专家都在那儿。
只是时代变革,研发跟不上市场需求,脱节严重,所以日子难过。这位研究员王富,历史上也是几年后形势不行了,才从研究所离职下海,南下特区搞了个电池厂兼汽车厂,走民企的路子研发蓄电池。
若非那里颇有一些能力不凡的人,也不至于被顾骜盯上发邀请函。
搞科研的人多半不善言辞,当下王富也不愿意接王东的吐槽,只是岔开话题:“东哥,听你这口音,你是南方人?对这儿很熟?”
“我是鹜州东阳人,吴越本省的嘛,小时候跟着父母工作调动去的京城,一会儿你有什么不知道的,我照应你。”王东显得很是自来熟,管理官员跟研究员的处事差异很快就体现出来了,他还主动没话找话,
“对了,据我所知,秀州这边的新开发区几个项目,主要是找工厂化落地的人才,不怎么需要基础研发,你是研究员出身,电池厂那边怎么会找上的呢?那儿的科学家都是曰本人,产线工程师才都是咱中国人。”
王富:“这就不知道了,可能顾爷棋下得很大吧,走一步看三步。对了,你们的机票,还有考察差旅费,也是汉乐电子这边给赞助的吧?”
“那必须的,不然就你我这种单位,哪花得起这种闲钱让你出来考察。”王东理所当然地回答。同时他也觉得王富刚才说的话挺对,如果是顾骜做出来的事情,看多远都是不奇怪的,
第(3/3)页